眼下正值荔枝采收旺季,6月6日,在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仙庄农场,果农胡华耀正忙着采摘新鲜的妃子笑荔枝。

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一箱箱荔枝不再依赖人工搬运,而是搭上无人机“空中快线”,从山头果园直飞山下运输点,全程仅需3分钟。这一低空经济新模式,为山地荔枝运输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

据了解,今年仙庄农场种植了约13公顷荔枝,以妃子笑、仙进奉等品种为主。受地形影响,果树大多位于陡坡上,传统人工运输不仅效率低,还存在安全隐患。“以前一天运500公斤荔枝,人工又扛又抬,辛苦不说,还容易磕碰。”胡华耀告诉记者,今年他首次尝试无人机运输,效率显著提升,“现在用了无人机,我们在山上采摘完,直接就可以运输下来进行分货,效率高了很多,而且人工成本也省了不少,我只需要请人摘荔枝就可以了,出货量都提高了很多。”

现场看到,无人机装载荔枝后,沿预定航线飞行约400米,3分钟内即可完成单趟运输。据操作飞手刘沛沛介绍,无人机运输不受地形限制,日均运输量可达3至6吨,是人工搬运的5到10倍。“山地果园路况复杂,无人机不仅能避开地面障碍,还能减少荔枝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。”刘沛沛说。

“无人机运输可真方便啊。接下来我打算考取无人机执照,系统学习这项技术。”胡华耀了解到,近年来,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发展,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不仅能用于运输,还能应用到植保打药、辅助采收等环节。“现在农业机械化是大趋势,拿到资质后,我计划购置专业设备,这样既能降低生产成本,又能扩大种植规模,有了无人机助力,承包更多山地果园也更有底气了。”胡华耀说道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(CAAC)相关规定,从事农业植保、药剂喷洒及采收辅助等作业的无人机操作人员,需考取CAAC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(超视距中型机),方可合法开展飞行作业。这一资质要求涵盖理论考试、实操考核及飞行时长等多项标准,旨在保障低空作业的安全性与规范性。

来源: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汤芷欣 赖志彪 谢锡权 文/摄